回首2017年,对每一个大同人来说,一个突出的体会就是,这座历史悠久、文化灿烂的大古都,文化韵味更趋浓厚,各种精彩盛大的城市文化活动连台上演,一年四季没有“淡季”,为广大市民带来丰厚的文化福祉,向四海宾朋展现了这座以文化见长的古都独有的文化魅力,赢得广泛赞誉;同时,大同市的旅游事业呈现出全面崛起的态势,各种令人振奋的利好消息不断传来,在城市的大街小巷,赞叹于古都的芳华气韵,流连于大同的精彩纷呈,四海宾朋更乐于深度体验游,在让人喜悦的成绩榜单面前,大同游更展现出强有力的发展后劲。盘点2017年大同的文化旅游事业,“起”无疑是最具代表性的关键词。
风起:古都文化的集聚和辐射效应明显
无论是风云涌起,还是风生水起,大同的文化影响力,都如同来自塞上北方雄劲而清新的风,鼓荡传远,让人通过文化的影响力,重新认识、更加喜爱这座充满文化韵味的古都。
2017年,大同市全年文化活动高规格、高密度、规模大、影响大,继续彰显出大同文化厚实的底气和蓬勃的活力。大同市全年文化活动以时间节点分为两大部分,上半年以元旦、春节期间群众文化活动和文化惠民演出为主,重点打造新年音乐会、古都灯会和春节文化庙会三大文化节庆品牌;下半年以云冈文化旅游系列招商活动为重点,着力吸引社会投资,共同打造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市民共享、带动旅游的节庆品牌。
从农历猴年腊月二十三至鸡年正月二十三,为期31天的2017中国大同古都灯会奏响大同文化影响力的“开门红”。期间,共有105万人次登上古城墙游赏古都灯会,古城内古都灯会相关文化项目接待游客72万余人,逾300万人次参与古都灯会春节文化庙会活动,全国400余家媒体关注、聚焦古都灯会,相关报道达数千次,通过网络点击了解古都灯会的达1.3亿人次。2017年古都灯会春节文化庙会活动,从1月28日(正月初一)开始,历时16天,华严寺、纯阳宫、关帝庙三个舞台和鼓楼剧场文艺演出共101场,广场民俗行进式表演27场,观众达180万人次。2017中国大同古都灯会大型民俗文化展演活动,以整个古城为舞台,古城墙、古街巷、古建筑群为背景,采取行进式展演和定点式展演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表演,共演出节目43个,表演人员3500多人,仅2月19日一天观看群众人数就达10万以上,展演吸引了全国多家媒体数百名记者前来采访,进一步扩大了大同市的影响力。
云冈文化旅游系列活动是大同市知名节庆品牌,已经连续举办16届。2017年的云冈文化旅游系列活动组织规格高、活动形式多样、内容丰富。从5月开始,文化活动波次推出,周周有亮点,月月有波峰,先后组织了第12届国际书法交流展、全国艺术舞蹈公开赛、全国合唱艺术节等43项活动。今年第二届“古城天天演(展)”活动在华严寺广场、纯阳宫广场、关帝庙广场、下寺坡街、清远街、古城墙等地举行,艺术表演、比赛、民俗展演、工美、美食、创意设计等各类文化展示,以及古城电影放映、百部大同微电影展播、诵读大会、古城千人暑期晨读等轮番上场,营造文化气场,聚集古城人气。从9月6日正式开启的2017山西大同云冈文化旅游活动月,更掀起大同文化活动的高潮,如“影像的力量”中国(大同)国际摄影文化展,紧紧围绕“一带一路”主旋律,以“融和跨越 和合大同”为主题,邀请“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俄罗斯、荷兰、巴基斯坦等大使率团访问大同,邀请国内外著名摄影家携带千幅作品参展,促进大同与“一带一路”的融合交流,打造国际顶级摄影文化品牌,众多高品位文化活动挖掘古城的文化底蕴,彰显古都的文化魅力和影响力,提升了大同文化的知名度。11月24日至30日,我市在和阳美术馆举办了大同市首届文化产业博览会,展示了大同文化的精彩内涵,为年终岁尾的大同文化活动再掀高潮。
2017年,大同市立足打造舞台精品剧目,促进京津冀地区文化对接交流,取得显著成绩。2月和4月,市歌舞剧院两度应邀赴京,为中央机关和国家机关及司法部演出话剧《热泉》,备受好评。北路梆子《平城赋》、扶贫文化大剧《太阳照在南洋河上》等,均获得专家与观众的好评。 (下转第四版)(上接第一版)
崛起:大同旅游的全域与全时态势彰显
2017年,又是大同旅游发展的大力提升年,全市旅游工作紧紧围绕建设国际一流全域旅游目的地的目标,积极创建国家级旅游业改革创新先行区,以改革引领、创新驱动,增强旅游服务功能,进一步推动旅游业成为我市战略性支柱产业。
全年全市接待入境旅游者累计7.38万人次,同比增长5.92%;旅游外汇收入累计4285.04万美元,同比增长6.52%;接待国内旅游者累计5383.7万人次,同比增长33.21%;国内旅游收入累计480.32亿元,同比增长33.16%;全年实现旅游总收入累计483.13亿元,同比增长33.02 %。而在这份可喜的成绩榜单背后,我们更自豪地看到大同旅游全面跃升的态势已充分显现。
古都灯会的火热场景,展现出我市以举办重大节庆为突破口,推动大同旅游从单一观光旅游向观光和休闲度假旅游并重转变。在2017山西大同云冈文化旅游活动月前后,《人说山西好风光》第二季旅游嘉年华狂欢夜直播晚会、大同重机国际摩托车滚雷巡游节、第四届大同国际骑游大会、大同国际马拉松赛、“影像的力量”摄影展等44项涵盖文化活动、旅游盛典、体育赛事、宗教祈福四大领域的各项节庆活动旅游活动波次推出,为大同市民和外地游客奉上一桌丰盛的文化旅游“大餐”,一系列重大节庆,点燃我市旅游的火爆场面,推动我市从单一观光旅游向观光和休闲度假旅游并重转变。
2017年,大同市着力打造线上线下多元融合,旅游行业互联网+趋势日益明显。今年以来,大同市各旅游景区、酒店、旅行社等旅游企业,通过淘宝、携程、同程等网络平台,推出一系列优惠措施,吸引游客线上预订。2017中国大同古都灯会期间,各地游客来同过大年,大年初二开始全市酒店房间预订已爆满;旅游旺季,尤其国庆节期间,大同市3万多床位全部爆满,一房难求。另一方面,全市不断强化智慧旅游对旅游资源的营销宣传作用,借助多种旅游宣传媒介,打造方便游客查询、咨询和预定的大旅游宣传服务平台,旅游营销宣传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大同市着力优化升级产品体系,实现了传统与新兴景区良性互动。今年,大同市几大传统景区仍旧是游客集中前往的目的地,接待量稳步增长。同时,魏都水上乐园、方特欢乐世界等参与互动性极强的新兴景区接待量屡创新高,弥补了我市现代休闲体验旅游景点的空缺。2017年底,大同市首家开放式的大型专业滑雪场万龙白登山国际滑雪场开门迎客,休闲度假旅游又增添了一处新亮点;阳高、天镇温泉休闲旅游景区已形成规模,沿长城户外徒步休闲游正在兴起;古城内主题酒吧、客栈等旅游新业态不断涌现,产品体系明显优化升级,实现了传统与新兴景区的良性互动。
近年来,生态游、商务游、乡村游以及运动娱乐、养生养老、特色客栈、酒吧、餐饮服务等新业态蓬勃发展,为大同市旅游业发展注入活力。与此同时,各县区充分挖掘旅游资源优势,开展丰富多彩的旅游活动,吸引游客。2017阳高杏花节,天镇县、新荣区、左云县围绕长城旅游资源进行深度开发,推出乌大张环摩天岭长城骑游大会以及“千人徒步走长城”等活动,进行一系列积极探索。此外,长城文化讲座论坛、摄影绘画、文艺晚会和户外游乐等旅游新业态持续拉动旅游经济增长,为大同市旅游业发展注入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