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职场聚焦 - 你遇到过黑洞式沟通吗?

你遇到过黑洞式沟通吗?

admin admin 2021年04月09日 职场聚焦 我有话说(0人讨论) 672次浏览

-1-

前几天有位客户联系我,希望我帮他换服务的猎头顾问,说我们的这位顾问接了单后,只和客户就职位电话过一次,后面就从来没有主动交流过,推荐过两个人都不合适,客户问过两次,都说还在找人,但是没有结果,客户和我很熟悉,说非常生气,虽然知道这个职位很难找,但顾问给他的感觉是非常消极,虽然有邮件沟通,但每次感觉杳无音讯,让人感觉没有希望。

我问到这位顾问,果然说一直在找人,但因为很重视这个客户,人确实没找到特别合适的,不想在没有结果的情况下和客户沟通,不好交待,怕客户不满。

这种情况其实并不少见。即使是已经有一定经验的猎头也会出现这种情况。

其实不仅是商务往来的感受,在日常职场沟通中也很常见。我的朋友Zara负责一个事业部,前天她说她有两个部门的工作是她最担心的,因为每次交待了工作,部门经理都不及时反馈,中间如果不问也从来没有声音。

Zara说如果是新人,还能接受,但怎么都是主管了管理一个团队还这样?我笑称因为他们都认为你公司和你都比较有经验,会帮助他们,Zara很烦恼的说:Ta自己不讲我怎么能知道Ta 会遇到什么,我当年遇到的问题肯定和现在Ta遇到的不一样,不知道问题怎么用我的经验去帮他?

所有管理者都怕的不是技能不够的人,而是那些交待了工作,中间遇到问题也没有反馈的人,单向交流,没有回音的人。

-2-

工作沟通时我们也经常遇到这种情况,初级人员有,有一定工作经验的人也会有,不擅长沟通的人有,即使以沟通为工作的基本内容的人也会有。

因为大部分人其实不是不想沟通,而是遇到了自己一时拿不准的事,习惯性的自我防御,总觉得如果自己不发声,对方就会忽略,这是一种典型的鸵鸟想法,但每个人都会遇到自己力不能及或者不确定或者不能完成的情况,不想面对而已。

其实是人性的一部分。

沟通时一方反馈总是不及时,或者没有反馈。关于沟通有很多书可看,有很多技巧可学,我会写一系列的文章和大家分享,可是任何一门技巧,基础都建立在双方交流的情况下才能有效。

我一向用沟通黑洞来形容这种情况,好象你在向一个黑洞在说话,无论你说了什么,都被黑洞所吞噬,没有反馈,没有回音。

这是最无效的沟通。但是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甚至我们自己有时也不注意的成为沟通的黑洞。

-3-

正好最近看了部电影《Arrival》,中文译名《降临》,看了才发现这是根据我喜欢的华裔科幻作家姜峯楠(Ted Chiang)的原著小说《Story of your life你一生的故事》改编,原著讲的是已知一生的故事,如何去过一生。

而电影中除了发人深省的哲学思想之外,我感触最深的还是沟通交流的重要。

影片中外星人降临地球,向人类发出了讯号,但人类却无法解读。

美国军方请语言学家路易斯和物理学家伊恩合作破解外星人的语言之谜。

女主角语言学家路易斯发现外星人使用了一种极为特殊的圆环状的文字,由于一直无法确定外星人来到地球的真正目的,中国、俄罗斯等四国决定对外星人发起进攻,美方亦决定放弃研究,大战爆发危急时刻,路易斯终于明白了外星人的意图,改变了未来。

-4-

从这部电影中我得到的最深感受是:如果不交流,人类之间的差异也不比人类和外星人之间的差异小。

1、沟通如果只有单向的,会恶化危机。

就象外星人和我们一样,用自己的角度去理解,即使原本双方不是恶意,也会恶化处境。

有无数的误解都是来自于互相不理解,而再难的问题,如果需要协同,合作完成,就必须让对方理解你的行为,并且了解对方的行为。

2、语言也会影响行动。

经常会遇到 这样的事,有时候我们遇到了问题,还没有取得进展,我们面对交不出成绩的尴尬,甚至,我们不想被认为在找借口,但是如果不让交流的对方懂得你怎么想,人的语言其实是一种行动的仪式。

当我们正面问题,和对方沟通问题时,也整理了思路,也让对方相信我们在行动,同时,我们也会行动。

最近《好好说话》被热捧,无论你喜欢不喜欢,也不得不承认说话这种简单的方式有很多讲究。如果我们语言越粗糙,越模糊,越贫乏,越简单,脑子也不会太复杂,行动就很难理智有效。

3、必须要用对方接受的沟通方式。

不同的人有不同偏好的沟通方式,真正沟通高手都强调能与对方同频,让对方能有亲切感,而我们看到职场和生活中,有很多人坚持自己的沟通方式,如有的人喜欢非语言沟通,喜欢用微信,QQ之类沟通工具,沟通最重要是互动,互动越多的沟通越有效。

记得曾经看过一本日本麦肯锡顾问的一本书上讲过,问问自己如果发生了火灾,你是不是发封邮件给911?

所以越是紧急的事,越是重要的是,越是不想面对的事,一定要尽可能的消除隔阂,如果不能见面,也一定要电话才能表明态度。

Arrival电影中外星人“七肢桶”的语言是一种涌现式的书写交流方式:行动和未来的事件的目的相统一,犹如东方水墨的闲笔,如雾如烟,瞬间呈现一切意义旋即消散。

人类本没有可能破解这种语言,但路易丝坚持和对方见面,而且取下了保护罩,让对方消除隔阂,没了敌意,这才有了交流的可能。

即使在这样的完全不同形式的语言,人类想要解决问题,也必须和对方同频。

4、语言表现了力量。

很多时候,回避交流的一方往往会觉得如果贸然回复,会无法面对困境,但回避交流非但不会脱困, 更加把自己置于不利的境地,带来更多的麻烦。

实际上语言代表了力量,代表了自己愿意面对,给自己解释的机会。

我们知道在亲密关系中冷暴力比暴力更有杀伤力。在职场中回避沟通也一样是种冷漠的表现,让别人会误认为你是态度问题,对此漠不关心,反而更激起对方的怒火。

QQ截图20170720162319.jpg 

-5-

认识到沟通黑洞是不能解决任何问题,就一定不能成为制造黑洞的人。

我们沟通的毕竟不是完全不一样的外星人七肢桶,而是和我们一样的人类,其实只要我们稍微做一点改变,改变的可能就是结果。

1,任何时候,我们要认识到主动面对问题一定比被动好,有时候不反应其实也是一种反应,让人感觉冷漠不关心的反应。

因为往往在被动接受的时候,是不想承担责任的时候也将权利交给了别人。

2,沟通一定是双方的,先想后果,再想反应。不要默认对方一定能理解你的想法,要解决问题一定要让对方理解。从希望达成的后果上来考虑自己的交流方式和用词,尽量不回避。

3,养成好习惯,养成及时回复,良性互动的好习惯,沟通有时候也是一个人的习惯。

我自己观察一个人的行动力和执行力时会看Ta 如何回复邮件和处理沟通,有些人几乎工作邮件回复非常迅速,即使无法处理的也会告诉你收到,有些人石沉大海。

有些人遇到问题会主动和你沟通,而有些人的沟通极为被动。

往往这也是ta们真实的沟通能力,而沟通能力也是工作能力重要的一部分。尤其做到管理者,这是不可或缺的一项能力。

-6-

职场上要拒绝成为黑洞式的人,主动沟通,越是困难,越要沟通,能者与庸者的差异往往在此。

评论:互相理解,再难的境况,也有沟通的可能,沟通才有解决问题的可能。

但如果拒绝沟通,所有的技巧都不起作用,沟通必须从对方的角度出发。



大同劳务派遣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昵称(必填)

邮箱(选填)

网址(选填)

正文(必填)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猜你喜欢
力众人才网
热门阅读
  • 好奇同事工资,还得“偷偷打听”?

    好奇同事工资,还得“偷偷打听”?

    一些企业实行“密薪制”、禁止职工交流薪资信息引争议  建议公开公示薪酬制度,充分发挥薪酬制度的激励作用  阅读提示  在密薪制管理之下,一些职工为了找准自身定位...

  • “反向招聘”折射校企合作新动向

    “反向招聘”折射校企合作新动向

    来源:中国劳动保障报在传统招聘模式下,通常是求职者主动与用人单位沟通,投递简历、自我展示、自我推荐。近日,安徽省六安开发区的部分企业来了一次“反向操作”--主动...

  • 当面试官问你人生规划时怎么回答

    当面试官问你人生规划时怎么回答

    面试时被问起职业规划或是人生规划,是很多人不愿意回答的。曾经发起过一个名为“你是否讨厌面试时被问职业规划”的调查,结果显示,86.75%的参与者表示“确实很讨厌...

  • 表达能力——制胜职场中法宝

    表达能力——制胜职场中法宝

    从小老师就教导我们,表达能力如何如何重要。因为表达能力是关乎分数,而进入职场,表达能力又关乎事业的发展。一个人纵有满腹经纶、才高八斗,如果表达不出来,没有人会知...

  • 劳动者的“离线休息权” 该如何保障

    劳动者的“离线休息权” 该如何保障

    来源:重庆日报已经下班,工作群消息仍然响个不停;明明是节假日,却还要拿着手机、电脑随时待命;手机24小时开机,工作群要及时回复……这样的经历,相信很多职场人都...

  • 六种类型员工的激励技巧

    六种类型员工的激励技巧

    每个企业都是由不同类型的员工组成的,也正是这种差异才会使得员工激励手段的多样性,在这里就给大家分享以下六类员工激励技巧大全。一、独立思考型:给予相对的自主权利独...

  • 用执著敲开成功之门

    用执著敲开成功之门

    文章来源:中国公共招聘网如今的社会,竞争越来越激烈了,遭遇失败与挫折是在所难免的。有的人在碰壁之后便心灰意冷,有的却在受挫之余认真总结反思,凭着一种执著精神终于...

  • 心路|做一个情绪稳定的职场人

    心路|做一个情绪稳定的职场人

     来源:中工网-工人日报读者来问您好,我的性格有点敏感,总喜欢揣摩领导和同事的话,有时候一天下来身心疲惫,这种精神内耗比工作本身还让人崩溃,我不知道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