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案例分析 - 职场人直面晋升关卡的处理策略

职场人直面晋升关卡的处理策略

admin admin 2024年01月26日 案例分析 我有话说(0人讨论) 440次浏览

来源:攀西人才网

职场中,许多人渴望自己能够得到职位的升迁。而有些人却因各种瓶颈无法圆梦,有的因此焦虑甚至患上心理疾病,甚至产生失眠头痛、食欲减退、体重下降、抑郁难解等消极症状。晋升究竟需要注意什么?如何让自己在职场升迁的关卡上游走自如?对此,国家职业二级心理咨询师夏雅俐利用自己的职业咨询经验,跟职场人分享面对升迁不顺时的处理策略,让大家知道碰到问题时该如何化解各种矛盾。

[案例]为何我老是升职无望?

吴先生,今年40岁,任某银行支行副行长。他感叹为什么同龄人都能升任市行行长,而自己却升迁无望。原来,他在银行做了10几年销售,从普通一线员工升到现在支行副行长的位置。

然而一年前,本来有机会升为市行副行长,却被人写匿名信给几个重要领导,“举报”他和某市行行长关系过于密切,结果,原本想提拔他的行长也不敢再“力荐”他,其他领导也不了解他,他的升迁机会由此泡汤。做行政出身的支行副行长却升迁上去了,吴先生心里很不平静。

最近,支行又调来一个人任副行长,来自其他非银行业的公司,领导排名却位列吴先生之前。从此吴先生越发“胸闷”,身体也由此常常不适,到医院检查发现心律也开始不齐。

[专家解读]

晋升前不妨做做归纳和比较

心理咨询师夏雅俐认为,职场奋斗过程中寻求晋升,是人自我实现动机的正常体现,根据人的需求理论,在基本的温饱解决后,会追求更高的物质满足,接着还有安全感、归属感、受尊重、自我实现等。在职场上,是否能晋升到一个相对高一点的阶层,也是对自身价值能否实现的一个测量标准。然而,衡量职场成功或人生成功的标准有很多,晋升只是其中之一。除了晋升之外,可能还有空闲度、幸福感、专业体验、人际关系等,这跟每个人的价值观关系密切。

夏雅俐分析指出,职场人在奋发图强过程中,不一定一帆风顺,付出也不一定都有回报,有时人们难免产生消极情绪,影响前行动力。这需要通过对自身情绪的接纳和探索得到妥当处理,提升自信心。针对吴先生,她做了一个归纳和比较,分析在他的同龄人中,有多少升迁到市行行长,多少担任支行行长,还有多少职位低于支行行长。他自己统计得出比例为10%10%80%,而自己则属于中间那10%,因而他后来终于感到释然,不再为“比别人差”而懊恼,初步缓解了情绪困扰。

其次,夏雅俐提醒广大职场人,要充分认识升迁之所以失落的内外部原因,找到未来自我的努力方向和注意的要点。原因可能在外界变化,也可能在自身短板,了解真实的自己之后,才可能扬长避短,或取长补短。如一直从事市场营销工作的人,在公司内部人际关系方面可能会有欠缺,在升迁关头,缺乏足够的支持,因此需要在此处做些弥补。只有认识到问题的根源,才可能亡羊补牢。

此外,人们要认识到业务能力、行政能力与人际关系等,都是职场发展的动力。在不同岗位,它们所起的作用,所占的分量可能有差异,但都是不能缺少的。尤其是晋升到了一定程度后,职场环境、人际关系也许会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七嘴八舌]

要晋升得首先坦然面对职场“沉浮”

——资深HR王总监:

从初入职场的青春少年,到面临职场“天花板”的中年阶层,再到职业生涯行将结束的经验人士,只要是跟自己的老同学、老同事、老朋友等横向比较,就难免有各种各样的想法产生。一般来说,我们是不会看到人家比自己差的部分,我们看到的往往是,人家付出的比我们少,却比我们获得的多的部分。我们不太爱纵向比较,也就是不爱把今天的自己跟过去的自己比较,所以不太会关注自己薪酬待遇、地位名声增长的部分,而更关注被公司忽略的部分。这样心中就容易产生不平衡。

常碰到中层管理者不满待遇,有的还会三天两头去跟老总抱怨。当然,有时抱怨是有用的,“会哭的孩子有奶吃”,公司会给他配备一些新资源,或是给他一个新的晋升机会,但如果公司业务本身就处于滞怠期,或是他不能给老总提供足够的信心,自然难以说服老总和我们HR,给予他新的机遇。

——某公司客户服务主管JOHN

我入职三年,公司把我提升到客户服务经理岗位,下面有十几个员工,看似比原来要“辉煌”了,可是只有自己明白,晋升是要付出很多代价的,并非都那么 “甜蜜”。比如晋升前,我整整卖力了三年,早出晚归,披星戴月,天天激励自己,不怕苦不怕累,也没多少时间陪女朋友,导致被人“挖墙脚”。

晋升到这个位置之后,算是个管理者了,可是由于承担了一个部门的指标,不得不没日没夜地辅导下属,当他们搞不定客户时,我就要跟着出去。每天晚上开会开到很晚,早上还得8点到办公室打卡。说实在的,有时夜里我简直都快失眠了。有时想,如果只做一个客户服务代表,也许过得更开心。

——某公司软件工程师LINDA

干我们软件这一行,除了吃青春饭、要不断跟上技术潮流外,也要处理好人际关系。我有许多哥们,太有个性,跟上级搞不好关系,只能反复跳槽,每跳一次,薪水是升了些,但岗位也就那样,一直都只是做技术活,没有大的长进。我呢,还算可以,不是说“剩者为王”吗,我坚持下来,一边读MBA,除了懂技术,还学点市场营销,当上级需要找人做个项目管理时,我也能跳出来,看上去,这几个月也会有晋升机会了。所以说,想要晋升,还是需要充实自己,处好关系,把握良机。

——某跨国公司总经理MR ZHANG

职场晋升,既要依靠态度、能力,也要靠机遇。抱怨和胸闷,永远不是一种积极的态度。对于我自己来说,在贸易领域做了20多年,做过产品设计,做过工厂流程管理,也做过代理商,懂业务也懂客户,从来都是高调做事,低调做人。

在这个圈子里,口碑一直都很不错,所以才有机会做到今天的职位。你说是谁把我“捧”上来的吗?不是,是自己帮自己“浮”上来的。

到今天,我更发现,不论在什么位置,心态要正,计较要少,人品要好,人家都看得到的。还有就是,要懂得什么叫“幸福指数”。晋升,意味着权力,也意味着责任,晋升会如何影响“幸福指数”?每个人可能都不同,只有心态正了,才能坦然对待职场上的沉浮。

[专家处方]

追求晋升要不忘幸福感

夏雅俐说,职业生涯是个人人生的重要组成部分,追求职场晋升,无可厚非。认清自己,规划好人生的阶段性目标,明确自己的方向,才能避免“胸闷”。

每个职场人都可以通过至少三种途径来认识自己的职业倾向:

一是使用相关量表来科学测量自身职业兴趣和倾向,二是通过罗列自身优势、劣势来分析和明确职场定位,三是通过了解朋友、同学、亲人、师长等对自己的认识,来分析自身的特点,进一步客观认识自我,找准方向。

谋划和实现职业生涯的过程,也是实现自我价值观、调整自我价值观的过程,在人生不同阶段,对幸福、成功等的定义是不同的,最重要的是:认识自己,接纳自己。这样,在职业生涯发展各阶段,都能尽量减少心中的“痛”,享受自我实现的“快乐”。


大同劳务派遣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昵称(必填)

邮箱(选填)

网址(选填)

正文(必填)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猜你喜欢
力众人才网
热门阅读
  • 在加薪这件事上,能帮你的只有你自己

    在加薪这件事上,能帮你的只有你自己

    就薪资进行商谈,能够为自己赢得长期利益;与内外部的工作伙伴对此进行商讨,还能够创造价值,为自己的职业生涯添砖加瓦。可是,究竟是什么让你在这件事上止步不前呢?在1...

  • 职场中懂得赞美他人 办起事来顺畅很多

    职场中懂得赞美他人 办起事来顺畅很多

    来源于:中国公共招聘网你话说的好听,也说的在理,领导也就便于接受你所提出的条件。所以说在职场中你要学会说赞美他人的话语,这样你办起事情来也会顺畅很多。赞誉之词人...

  • 性格测试被一些企业当成招聘“硬杠杠”,靠谱吗?

    性格测试被一些企业当成招聘“硬杠杠”,靠谱吗?

      专业人士认为,心理测试结果可能仅反映测试者短时状态,企业招聘时不宜将其作为决定因素  阅读提示  针对一些企业将性格测试作为招聘门槛的情况,有的求职者认为其...

  • “金九银十”秋招季 多地多举措搭建高质量就业供需桥梁

    “金九银十”秋招季 多地多举措搭建高质量就业供需桥梁

    来源: 央视网央视网消息:现在正是“金九银十”秋招季,全国多地高校联合用人单位举行的多种形式的秋季招聘活动正陆续展开,助力高校毕业生稳步踏入职场。 日...

  • 把握求职面试“关键点”才是上策

    把握求职面试“关键点”才是上策

    很多求职者熟读“面经”,在面试中也足够积极主动,对答技巧更是熟练掌握,然而依旧被企业无情拒绝。症结在哪里?记者发现,针对不同的求职者,面试官的提问侧重点各有不同...

  • “职业倦怠”能靠“精神离职”解决吗?

    “职业倦怠”能靠“精神离职”解决吗?

     “职业倦怠”能靠“精神离职”解决吗?  专业人士建议,应从以人为本出发,通过合理分配工作任务、提供心理健康支持等举措,进行疏导和缓解  阅读提示  当下,很多...

  • 职场新丁 何时心理断乳

    职场新丁 何时心理断乳

    目前,正是新一批职场新人结束入职培训,开始正式工作的时候。不少新人却迟迟无法适应新生活,依然怀着学生的心态,勉强应付着千变万化的职场万花筒。职业规划师表示,职场...

  • 职场快速加薪的行动计划

    职场快速加薪的行动计划

    薪水是影响工作满意度最重要的指标之一,加薪自然也成为众多职场人士的渴望。可是,很多时候你感觉自己的付出远远大于获得,老板却无动于衷,丝毫没有给你加薪的意思。你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