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这么多年的HR生涯,感觉“薪酬”这个大坑坑死过很多人。
这里汇总了我们在平时工作中可能经常会遇到的六大薪酬管理案例分析,借此给以后的同学们提个醒。
“你们招得都是什么人啊,连最基础的专业技能都没有,叫我怎么带着干活?”
“我们也没办法,老板说了要控制人力成本。工资就给这么多,能招到人就不错了。”
“前两天刚招的那个大学生小刘一个2900,竟然比我还高啊,我好歹两年工作经验呢,工作技能也比他强多了!”
“没办法,小刘是王总亲自招进来的,好像是亲戚呢……”
“知道不,听说销售部肖总跳槽了,他可是咱们公司的销售精英啊,老板竟然也敢放?!”
“还不是因为这次薪资调整的事情吗?调薪表是老板最后定的,说是为了照顾其他员工,只给肖总加了15%。”
分析:调薪可以说是整个公司上下最为敏感的事情,调的好不说,调的不好可能会造成人才严重流失等很多问题。那究竟该咋调呢?
调薪的简单法则总结下来只有两个数字:20/80,20%的员工创造80%的企业价值,首先确定企业是为这20%的员工而调薪的,找出这20%的员工。为剩余的80%员工中的80%设置一个覆盖生活成本的调薪幅度,比如CPI增长率、GDP增长率、通货膨胀率、行业增长率等影响劳动力市场价格的因素,选择最符合市场的某个比率作为调薪幅度。
“我来公司三四年了,到现在一个月才6000块,新来的小张一进公司就是8000,干的活都一样,凭什么比我拿得多?!”
分析:由于劳动力市场发生的变化,同岗不同酬的现象时有发生,面对这样的问题,企业应该做出哪些调整呢?
从招聘设计入手:采用有效的结构化面试方案,保证被录用的员工除了符合岗位要求外,具备可开发的潜力及素质。
从工作设计入手:让工作变得内容更丰富,更有挑战性。挖掘员工的潜力,让员工自我增值。这样给老员工加薪就会有投入产出的优势。
从教育培训入手:鼓励员工加入学历教育计划,或参加专业技能培训,这也是员工自我增值的有效途径。
从员工的职业发展入手:保证员工的发展与企业的发展相结合,降低人才流动所带来的隐性成本。为员工提供广阔的发展前景,激励员工自我学习,自我提升。
“三车间和四车间以后算工资全改成计件了,做多少个就给多少钱。原来定的工时定额又不算数了。”
分析:企业因为所处的区域不同、行业不同,市场状况不同,工资结构都会发生各种各样的变化。但是,不管工资结构如何变化,如果企业遵循以人为本原则,我们还是可以建立适用范围很广的评估标准.
即:工资=固定工资+浮动工资。暂不谈这样的评估标准该如何细化,先问问自己一下几个问题工资结构的相关内容就掌握了:
1、企业支付员工的固定工资是否能满足相应层级员工的生活成本需求?比如销售部门员工2000底薪没问题,但同样的底薪对于一高管就明显不适合了。
2、企业支付员工的浮动工资是否具备了正确激励的作用?让员工的利益和企业利益挂钩,这就是浮动工资的精髓。
3、企业支付员工的固定工资部分的组成是否合理?
“公司太变态了,非要让每个人拿出30%的工资做考核,不达标就扣钱,这不明摆着逼着人离职吗?!”
分析:近几年,几乎每个公司都在搞绩效考核,而且很多企业都在绩效考核中明确的设置了严厉的扣分项,但对于奖励却很少提及,这就使得员工一听到绩效考核就烦,认为绩效考核就是给扣工资找个由头。
昵称(必填)
邮箱(选填)
网址(选填)
正文(必填)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薪酬制度也是有类别之说的,一般来讲薪酬制度的类型分为:以岗位为导向的薪酬制度、以技能为导向的薪酬制度、以市场为导向的薪酬制度和以绩效为导向的薪酬制度。 ...
朋友和一个小老板在路边闲聊,这个小老板谈及如今的生意,感慨颇多,他曾经辉煌过,于兰州拉面最红的时候在闹市口开了家拉面馆,日进斗金,后来却不做了,朋友心存疑虑地问...
猎头在搜寻候选人的过程中会打很多电话,联系很多个候选人。然而,并不是每个接电话的候选人都对你推荐的岗位感兴趣。那么,如何判断候选人对你推荐的岗位是否满意呢。 ...
留不留在广州?中山大学气象专业研究生张小秀(化名)非常犹豫。目前她已经拿到了佛山的一个offer,尽管该地距离广州市中心才30分钟的高铁距离,但是毕竟不是广州城...
技能改变人生,技能成就梦想。经过3天的激烈角逐,全国扶贫职业技能大赛13日下午在大同市体育中心体育馆落下帷幕,代表山西省参赛的我市选手韩晓冬和吴燕飞在钢筋工项目...
肖先生系某矿山机械有限公司推销员,由于勤奋敬业又善于交往,业绩一直领先。2013年10月,双方签订的3年期劳动合同到期,人力资源部通知...
互联网的运用发展得如此迅速,目前已经普及到生活的各个部分。而企业人才的招聘管理也逐渐地走向了网络。可是有好多企业在运用网络招聘时却出现了很多的困惑,他们的在各家...
四、给求职者反馈要在第一时间 对众多的求职者,我们通过分析可以将其分为两类:一类是脱岗求职的,另一类是在职跳槽的,大中专院校的毕业生属于前者;大多数的求职者...